5'-核苷酸酶全称5'-核糖核苷酸水解酶(5'-Nucleoticlase,5'-NU或5'-NT),它能催化各种核苷-5'-磷酸和脱氧核苷-5’-磷酸水解生成相应的核苷或脱氧核苷和无机磷酸。5'-NT广泛分布在肝、胆、胰、肠、心、脑、肺、肾、垂体、甲状腺、前列腺、睾丸等和组织中。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胆小管,窦状间隙内和Kupffer细胞膜上。血清中其活性增高大多见于肝病患者,发病机制是肝细胞受损或发生梗阻时,内质网的膜结构会受到破坏,线粒体退行改变甚至消失,肝细胞严重受损,5'-NT释放进血液,从而造成血清5'-NT升高[1]。对肝脏有较好的特异性,不受性别、年龄、妊娠及骨骼疾病的影响,无生理性升高[2]。比如对诊断儿童和婴儿肝病时,5'-NT无生理性升高,便于鉴别。
在肝癌中,肝脏被癌细胞浸润引起肝内胆汁郁积,从而导致5'-NT活性明显升高[3],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患者此酶活性升高的阳性率为88.4%~97.2%[1],因此对于肝脏肿瘤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有研究者对肝癌组进行逐个详细的病程分析,发现在肝癌患者病变早期许多生化指标升高不显著时,5'-NT的活性便有所升高,并与病程呈平行相关,而AST、GGT并无此相关性,这表明在诊断肝肿瘤方面,5'-NT也是一个灵敏指标,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化疗观察的指标[2]。
胆管结石或肿瘤所致肝外胆管阻塞,以及氯丙嗪、肝癌或肝硬变引起肝内胆汁郁积时,患者血清5'-NT活性可升高2~6倍[4]。在胆结石中5'-NT活性升高最为突出,这由于胆道梗阻等致胆汁郁积,从而使5'-NT活性大大升高[3],此外肝外胆道梗阻本酶与ALP活性一致相平行升高。而血清中ALP来源广泛,与骨化过程密切相关,在很多骨骼疾病中明显升高。因此5'-NT可作为鉴别诊断ALP活性升高是来源于肝胆疾病还是骨骼疾病。在胆结石术后梗阻消除后5'-NT活性大大降低,5'-NT比ALP降低更为迅速,可见5'-NT对于判断胆道梗阻程度是个很好的指标[3]。
5'-NT在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灵敏度不如血清中的ALT、AST、GGT[2],在以肝实质细胞受损为主的病变如传染性肝炎,患者血清5'-NT活性正常或只呈中度升高。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硬变时,患者血清5'-NT升高较在慢性活动型肝炎时敏感。肝细胞损伤发生肝昏迷时,患者血清5'-NT活性多呈正常[1]。
在送检和检测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注意的是,5'-NT在室温下不稳定,血液标本应在1h内分离血清,溶血会使其增高[5]。
综上所述,利用血清5'-NT水平随着肝功能受损而发生的显著的变化,可以将其和肝功能生化酶类指标联合应用,用来作为诊断肝胆良恶性疾病的生化指标,帮助临床辨别肝胆良恶性疾病。
参考文献
[1]何祖玲. 5'-NT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胆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496-497
[2]马江涛,纪铃,何林. 5'-核苷酸酶在肝功能测试组合中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6):360-361
[3]姜金成,楼文文. 5'-核苷酸酶的测定在肝病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学检验,2005,33(2):115-116
[4]倪文伟,顾猛,曹小秋.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全科医学, 2007,8(8):736-737.
[5]王贵强.肝脏酶生化检测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5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