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Ⅷ(FⅧ)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它曾被称为抗血友病因子(AHF)或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现有的研究结果提示肝脏可能是合成FⅧ的主要器官。FⅧ是以单链形式合成,分子量为330000,由23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内源性凝血途径中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作为凝血因子IXa的辅因子,参与凝血因子X的激活,它的半衰期为15h,在血浆中的含量约为0.1mg/L,是所有血浆凝固酶中含量最低者。血浆中内源性凝血系统任一凝血因子的缺乏,都会导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乏因子血浆试剂可用于确诊某种因子的缺乏。
检验结果的解释
1.凝血因子Ⅷ下降:见于血友病甲(重型<2%,中型2%~5%,轻型5%~25%,亚临床型25%~45%),血管性假血友病、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凝血因子Ⅷ增加: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形成性疾病等。
本实验室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凝血因子Ⅷ的检测。
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在临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血栓发生率约为10%-30%。因此,肿瘤过程中可能存在血液凝固机制的紊乱或动态失衡,凝血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液的高凝状态。检测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仲立军等,人凝血因子Ⅷ的研究进展,食品与药品,2014(3):212-214。
2.陈环,肝癌介入治疗前后α2-抗纤溶酶使纤溶酶、抗凝血酶III、凝血因子Ⅷ检测的临床意义,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7):327-328。
3.徐巧叶、俞华军,CRP和凝血因子对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诊断价值,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5):693-694。
4.潘学谊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血栓与止血学,2004(4):164-165。西门子乏Ⅷ因子血浆试剂盒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