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肿瘤患者大幅度增加,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容易并发严重的出血和感染,给治疗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敏感了解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指标越来越重要,为临床医生准确把握患者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持。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检测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有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残存,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包后,胞质中可见蓝或蓝绿色枝点状甚至网织状结构,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肿瘤放化疗开始时以及骨髓恢复期的变化一般早于白细胞数量等其他指标的改变,是较为敏感的指标。网织红细胞增高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而减低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除了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的一些相关参数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1.网织红细胞成熟度分类:荧光染料对RET进行分型,荧光越强,幼稚度越高,将网织红细胞分为LFR、MFR、HFR。临床意义为化疗、放疗及移植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测、骨髓造血功能的分型。
2.IRF(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放、化疗时反映骨髓抑制和恢复较敏感的指标,监控化疗、骨髓移植后红细胞生成情况;监测叠氮胸苷等药物对骨髓造成的毒性损害;监测肾功能衰竭、AIDS、婴儿脊髓发育不良综合征、献血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监测铁剂、维生素B 、叶酸盐等对贫血的疗效。
3.IPF(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已证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化疗和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的预示作用。
4.RET-He(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功能性缺铁引起的贫血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毛颖华,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检测在恶性肿瘤化疗观测的运用价值探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82-83。
2.杨亚利等,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对肿瘤化疗粒细胞刺激因子预处理的临床意义,西部医学,2012,9(24):1711-1713。
3.李晓颜,IRF变化对恶性肿瘤化疗的意义,检验与临床,2011,11(49):67-68。
4.郭学松,王潮,蔡姝.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 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