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员工版
互联网医院
English
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就诊指南
科室专家
护理天地
健康科普
互联网医院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新闻中心  >  医院快讯
 
郝希山院士获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
 时间: 2012-02-27  来源: 天津日报
 
  

  津报记者专访市科学技术奖得主

  德高医粹尚新至善

  ——记本市科技重大成就奖获得者天津医科大学郝希山院士

  作者:本报记者张璐

  在本市昨天召开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天津医科大学郝希山院士捧走了2011年度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多年来,郝希山始终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在“降低病人疾苦,孜孜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1945年,郝希山出生在河北衡水一个仅有76户人家的小村庄。上高中时营养不良加上功课紧张,郝希山患上了严重的肾结核,在大城市的医院里,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右肾,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医学的力量。高考填志愿,“数学尖子”的他为自己选择了理工科。但老师却替他着想:“你就一个肾,还是学医吧,可以保护自己。”这个建议改变了郝希山一生的命运。

  1986年,郝希山创建了以放射免疫方法(RIMA)测定培养液中r-干扰素含量,并以此作为客观指数来确定人T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该成果刊登于《免疫学方法》杂志,被10多个国家采用;同时,建立了世界上对人类胃肠癌相关抗原TAA-19-9cGP具备特异性的第一个小鼠T细胞株HMT-2(以郝希山的姓命名)。这两项创新性成果为他以后开展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回国后,郝希山在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等领域不断创新,加快科研和应用的步伐,一系列成果相继问世。其中,他领导课题研究小组历时15年攻关,首创“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在消化道重建外科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途径。但全胃切除后,30%的患者会出现反流食管炎、营养障碍等合并症,这给手术医生带来极大的困扰。郝希山设计出一种具有完整神经运动功能的“代胃”术式,解决了全胃切除术后易发并发症问题。近年来,天津市肿瘤医院已为千余名胃癌患者成功地实施了功能性代胃术。统计数字表明,这个新术式使全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减少了74%,创国际最低。

  作为师长和领导,郝希山经常告诉身边的医生和学生:做医生,不仅要有好的医术,更要有良好的医德,“德”是医生的灵魂。一切要从病人出发,不断创新攻克医学难关,力求为病人做到最好。“德高医粹,尚新至善”成为郝希山一生的追求和目标。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津教备0005号 津ICP备05002861号